谢安因淝水之战而广为人知,但对于江苏江都百姓来说,更感念他筑埭治水惠及千秋之功。据称当时他发现甘棠西北为湖,地势西高东低,旱涝频繁交替不休,庄稼连年歉收,百姓苦不堪言,便组织人手在甘棠以北20里处筑起拦水大堤,时称“埭”,“随时蓄泄,高下两利”。由此,百姓丰收,经济繁荣。《晋书》因此评价,“在官无当时誉,去后为人所思”。
不贪一时之功、不图一时之名,不戚戚于任上就干出惊天政绩,不汲汲于马上就累积显赫声名,只问自己为百姓做过什么、能为后代留下什么,甘于“自己栽树,后人乘凉”。古往今来,这种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胸襟气度,感动了许多人,也给更多人以启示。
不计当时誉、追寻千秋功,照见一个人的精神境界,体现谋事创业的内在要求。今天,总有一些领导干部急于创造政绩,缺乏历史耐心。有的人奢望成绩招之即来,为一己之私便随意推翻前任规划;有的热衷于大呼隆、大场面,做点事生怕别人看不见;有的只讲“面子”不看“里子”,不注重细节建设……凡此种种,皆难逃形式主义窠臼,折射着功利主义心态。我们完成一项工作,不仅承接于前人的努力,最终也要接受后来者的检验。赓续过往、立足当前、着眼长远,才能“不畏浮云遮望眼”“积跬步以至千里”。
志在天下国家,则善虽小而大;苟在一身,虽多亦少。领导干部立志为党的事业、人民利益而工作,就能干大事、成大业;如果囿于个人名声,反而会很快从群众视野里消散。周恩来同志曾说,“有志在金钱者,其终身恒乐为富家翁;志在得官者,百计钻营不以为耻,此志之害也。”为官一任,关键是激扬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、真挚情怀,始终以事业为重、大局为重、百姓为重,经受住名誉、官位、金钱的考验,不因一时的名来利往而迷失方向。
方向正确、久久为功,一锤接着一锤敲,时间自然会揭示成功的奥秘。黄大发一生只为修一渠,历经三十六载春秋攻克艰难险阻,让草王坝村村民圆了水之梦;一代代右玉人,数十年播绿不止,书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绿色传奇。古人云,“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。”要想做出一番能经受时间考验的业绩,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不行,缺乏不服输、不放弃的精神也不行。即便遭遇挫折、遭到非议,也要百折不挠、排除万难,这是党员干部应有的使命担当,也是真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。
上世纪80年代,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得知《红楼